首页  人才发展

加快建设“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队伍

2022-05-05 作者: 阅读: 35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战略人才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要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是战略人才力量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引领科技自主创新和产业自主可控的关键要素,也是当前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最急迫的现实短板。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缺失的制约、确保产业安全和战略主动,事关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竞争优势:打造战略人才力量迫在眉睫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被有效激发,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人才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一些领域“领跑”的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但也要看到,不少领域与国际一流水平差距依然明显,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问题依然突出。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根本在于解决人才结构性矛盾,弥补“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断档困境,打造“高精尖缺”人才方阵。

  “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现象,从创新价值链环节来看,既广泛分布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环节,也大量分布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应用开发环节,还分布在产业发展的产业链、产品链特定环节;从人才类型来看,既在科技领域存在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基础研究人才供给不足,也在产业领域存在能干巧匠、大国工匠等人才缺口。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产业自主可控,系统化布局战略人才力量是不可或缺的先手棋。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对战略科学家等四支战略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要求。这其中,作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三步走”战略的近期目标,燃眉之急就是培养造就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

  只有深刻把握“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自身特点、创新规律,才能提升人才开发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和适应性。除了一般科技人才具备的通用胜任特征,“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还有以下核心特征:

  一是战略引领性。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善于把握变革性科学的发展方向,具有深厚科学素养、开阔的战略眼光、前瞻性判断力,能够整合创新资源、抢占科技制高点。

  二是技术原创性。精准研判颠覆性技术的突破方式、产业价值链的攀升趋势,善于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潜心攻克关键性操作技术和生产工艺瓶颈。

  三是团队协同性。既懂科技又通市场,学科交叉关联能力、外部网络对接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总的来看,关键核心技术具有系统复杂化、技术壁垒高、资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等特征,必须遵循“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的培育、成长、发现和使用独特规律,打通形成战略人才力量的堵点、痛点、断点,才能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创新驱动: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就要始终把人才发展作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战略基点,围绕“四个面向”,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产品的“卡脖子”问题,体系化、建制化建设战略人才力量。具体来说,在“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开发中要把握以下原则和导向:

  ——坚持党管人才,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实践充分证明,举国体制在国家重大战略科技攻关中卓有成效,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两弹一星”,还是近年来在载人航天、深海工程、高速铁路、疫情防控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都是通过举国之力,调动精兵强将和优势力量集智攻关实现突破的。党管人才是我国人才工作体系的最大优势和根本保证,加强党对人才强国战略的领导,加快政府人才管理职能转变,把更多精力从分钱、分物、定项目转到定战略、定方针、定政策和创造环境、搞好服务上来,以增强源头创新和关键技术供给能力为核心推进人才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注重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人才全链条布局,促进人才资源和创新要素的统一部署、集中调配、充分协作。

  ——坚持协同创新,突出企业用人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加大企业引进、培育和认定人才的主导权,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多渠道开展前沿性创新研究,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面向“卡脖子”技术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多主体协同配合的创新联合体,围绕重大创新领域和关键创新任务高标准配置优秀人才,加快形成产学研融合、上中下游贯通、大中小企业协同的技术攻关体系,促进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

  ——坚持集成改革,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评估调研中发现,现有人才改革政策尚未完全落地,政策落地难、落细难,“论文至上”“以帽取人”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建立适应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际需求的人才制度体系,需要央地联动、部门协同,进一步破除人才体制机制顽疾障碍,加强人才政策精准供给和集成创新,促进人才政策与科技、产业、财税、金融、知识产权等政策的衔接贯通,提高政策制定主体、执行主体之间的协同效率。探索创新资源配置联动机制,建立“卡脖子”领域人才、科技、产业项目综合评价认定制度,推动共评共认、一评多用、集成支持。

科研特区: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对科技创新的组织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也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组织化程度。只有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才能广泛汇聚优势人才力量,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的整体效能。

  首先,建立人才特殊调配机制。建立健全首席科学家全权负责制,赋予科研安排、团队管理、经费使用、技术路线决策等更大自主权,支持战略科学家根据攻坚任务开列需求清单,“量身定制、一人一策”配置创新资源和新型研发机构,对所需的创新基地、人才团队、资金等要素进行统筹部署。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专项行动计划,建立人才特殊调配机制,探索利益补偿和条件配套特殊政策,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调集人才,组建协同攻关团队;建立科研团队动态匹配招募机制,灵活设立全职、双聘、兼职等多元化岗位,与团队成员签订科技攻关目标责任书,明确任务清单、权责清单、进度清单。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引导出成果、出人才并重,稳定支持优秀创新团队,畅通人才双向流动渠道,加速引进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成长梯队。

  其次,实施新型科研组织方式。优化基础研究统筹布局,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大幅增加高校院所基础研究投入,加大对企业应用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完善“稳定+竞争性”双轨支持体系,改革项目形成机制,组织行业部门、企业、战略研究机构、科学家等共同研判凝练科学问题和项目选题,建立包容和支持“非共识”创新项目的制度。完善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滚动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凝练重大科技项目清单,积极推行“揭榜挂帅”制、“赛马”制,完善“企业出题、政府发榜、人才攻关”机制,集成优势创新资源联合攻关。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环境,持续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推广科研经费使用“包干制”和“负面清单制”,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针对关键节点实行“里程碑”式管理,避免对科研活动的多头检查和评估。

  还有,创新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建立面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人才多元分类评价体系, 形成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钻研业务的科研环境。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联合攻关团队所有成员实际贡献,对特殊人才实行特殊评价标准。更加注重强化激励机制,给予“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更多的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加大绩效工资分配激励力度,对关键岗位、贡献突出人才实施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绩效工资分配予以单列核发。完善以激励自主创新为导向的奖励制度,科技奖项、学术评比和表彰奖励向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的各类人才倾斜。

人才之城:厚植创新型人才成长沃土

  城市在全球人才竞争格局中正成为中心平台。培养造就“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队伍,就要基于“人才—产业—城市”融合框架,构建产才城一体化发展的开发新模式。

  交叉融合、产教融合,提高人才自主供给能力。发挥高校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聚焦基础学科、未来产业和前沿交叉领域,创新人才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探索早期发现、特殊遴选和个性化培养的顶尖人才育成机制,打通重大原始创新人才涌现通道。加快布局现代产业学院和行业特色学院,建立“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需求与专业调整联动机制,完善依托“项目+平台”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整合“政府、院所、行业、企业”优势资源,通过联合培养、定向培养,造就大批能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卓越工程师、高级技师等应用型人才。

  精准引才、以岗择才,靶向招募急需紧缺人才。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建立更具竞争力的海外人才招引机制,优化并综合运用多种引才方式方法,拓宽海外引才来源渠道。完善人才统计和监测评估制度,瞄准“高精尖缺”,绘制产业链人才地图,动态编制关键核心技术紧缺人才目录,开展“卡脖子”顶尖人才定向招募。坚持以岗择人,深化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引进的“一事一议、特事特办”、项目经理制、人才举荐制等规则,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引才政策体系。

  校地协同、区域协同,打造各具特色人才载体。优化整合区域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人才载体,推进基地、人才、项目、资金一体化配置,提升关键领域创新融合空间的承载能力。支持高新区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等开展融合创新。以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推进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打造优势互补的人才科创共同体,促进人才聚焦关键核心技术跨区域多层次交流合作、协同攻关。

  服务集成、资源集成,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健全各类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建设资源统筹、数据共享、功能齐全的人才服务数字平台,实现人才服务“一码通行、一网通办、一站办结”。用好市场化、社会化服务资源,打造面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人才服务综合体,开发项目征集、科研服务、人才金融等专属应用场景,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打造诚实守信的科研环境,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尊重人才、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引导人才长期潜心钻研,“十年磨一剑”。

                                                                      (信息来源:大国人才)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邮编:255000     电话: 0533-278678  2783385
  技术支持:乐达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