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稷下学者

【教授访谈】崔洪友:谦卑以求真,追源始至深——访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崔洪友教授

2021-12-03 作者: 阅读: 571

    追本溯源即是乐,不因浮名伴此生。“搞科研就像是破案,做就把他做成铁案”,崔洪友教授和风细雨般的谈吐间,不时透露着一股迎难而上的坚韧。无论寒暑,三尺讲台是他数十年的坚守;不舍昼夜,躬身科研是他此生的追求。通过这次访谈,让我们走进不一样的崔教授。


  问:我们了解到您一直从事化工方面的研究,是什么样的契机使您接触到该行业的呢?

  答:这其中有很多偶然性。因为亲戚从事化工行业从而报考该专业,但是真正投入到该行业,发现自己还是很喜欢的。其实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这样,当你真正做进去,兴趣自然就有了,尤其是越深入这个行业,越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而当你在这一个行业做得更好,拥有更多的见识和资源时,它又会给予你反馈,让你更加想要投入进去,这也是一个正向循环的过程。所以我虽是偶然步入这个行业,但之后自己真正有了兴趣,继续学习,到清华读研读博,让我在化工行业走得更远。

  问:据我们了解,您有个研究方向是绿色合成与清洁生产技术,您能简单谈谈该技术的发展前景吗?

  答:绿色合成和清洁生产技术,这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到现阶段必然要走的一个方向。随着我国化工产业的发展,传统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理念必须改变,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家要能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理念的原因。清洁化工生产上主要包涵两个方面:一个是在生产的前端与过程进行改变与升级优化,尽最大可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和“三废”的产生;另一个方面是在生产的后端进行污染的深度治理与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使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尽管这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使得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都会有所增加,但无论从企业的长期发展还是从整个社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来看,都是有益的。所以总的来说,绿色合成与清洁生产技术是现阶段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问:在您攻克的众多科研项目中,有没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科研项目?您是怎样攻克其中难题的?

  答:我们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的方向之一是生物质能源化工。当今全球最关键的三大技术是:空间技术、新能源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现阶段支撑人类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能源和资源仍然是化石资源。由于化石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寻找可再生的新能源资源是全球研究的热点领域。生物质是地球上唯一的碳基可再生能源。全球每年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生物质资源可达1700亿吨,其能量相当于每年全球能需求的10 倍。利用生物质转化,不够可以获得各种燃料油,而且可以获得各种高附加值化学品。目前我们研究团队,以纤维素为原料一步制取乙酰丙酸已经取得技术突破,产率达94%以上。此外,我们与易维明教授带领的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团队合作,还在生物质快速热聚制取高品质燃油和芳烃方面,也获得了技术突破。该项目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

  问:我们了解到您现在一直在清洁技术化工研究院任职,并取得不少研究成果,您能简单向我们介绍一下吗?

  答:我们研究院目前骨干成员近30人,在读研究生50余人,有着12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实验设备总值超过1500万元。目前主要有催化剂与化工特种材料、清洁化工生产技术、储氢与能源转化材料、工业废弃物绿色资源化利用四个研究方向。研究院注重于技术转化应用,与周边大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不仅满足了企业的技术和人才需求,同时也为研究院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费保障。以淄博鲁华泓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自2019年研究院成立以来,该企业就与研究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企业每年提供100万元的研发费用。合作两年多来,研究院为企业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今年企业主动提出合作升级,双方联合建立了鲁华泓锦新材料研究院(设于清洁化工技术研究院内),企业每年提供150万元科研经费,并另设6万元/年作为奖学金。此外,研究院开发的空气深度氧化废水处理技术,不仅实现了企业高盐高COD废水的达标排放,而且回收的无机盐达到工业副产盐标准,可作为副产出售,节省了作为固体危废处理的成本。同时,显著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此外,研究院还开发多项技术成果。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实现了我们与企业的合作共赢。

  问:在您漫长的求学与专业实践上,有没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事,对您之后的科研求学道路产生什么影响?

  答:我大学刚毕业时,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并不充分。工作后才逐渐意识到自身知识的缺乏与能力的不足特别是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不仅见识了许多优秀的学者和人才,而有几件事对我印象深刻。一次是在邮局邮寄东西,排队在那个年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当我让一位排在我后面的80多岁的老院士先办理时,他却说:“我已经退休了,你们年轻人更忙。”老先生的话让我肃然起敬。优秀的人不仅具有渊博的学识,而且常常具有更高尚的品格。另一件事是我在图书馆借阅期刊。当时信息检索还不象现在这样方便快捷。图书馆管理员找遍了整个期刊库也没有查到自己想借阅复印的期刊。于是她让我自己进库去找。在当时学生是不能进库查找往年期刊的。然而,经过一番找寻后还是没有找到。当我做准备放弃时,她说再通过交叉目录检索一下。后来终于明白,是因为自己要检索 的期刊是二次文献,原文是德文的,自己提供的只是他引时的英文信息。这位图书管理员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诸如此类的点点小事,正如我校的校训“厚德、博学、笃行、至善”是一个成功的关键。

  问:我们了解到您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研项目并解决了多项横向课题,您认为一个团队不断创新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答:首先,对一个团队来讲,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准确定位,明白整个团队的目标是什么,要干什么,才能发展下去,这一点上,团队负责人起着重要作用。再者,一个团队应该有包容性,个人利益应服从于集体利益,个人的发展也离不开集体的发展。对一个团队来说,专业知识融合、学术交叉是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团队协作才能取得成功。

  问:您目前身兼数职,任教的同时不断攻克科研项目,您是怎样分配时间的呢?

  答: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移动资讯的随时随地获取,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但把过多的时间花在电子资讯上也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我很少花费时间在手机社交软件上。快节奏生活下,这些碎片化信息很容易分散一个人的精力,时间会不知不觉的流逝。只有真正静下心来做事情的时候,才能够享受到进步的快乐。我个人喜欢晚间来做一些需要静下心来做的事情。这段时间独属于我,有时一时兴起我会熬夜。这个时间段往往能高效处理完很多问题,这是我个人喜欢的生活方式。

  问:结合您自身丰富的科研和教学经历,您对当代大学生和年轻老师有什么建议?

  答:一个大学生能够考入高校,能力上都不是问题。但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很重要。在学习上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向他人请教是解惑的最快捷方式。同样,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也不能躲避,而是要勇敢面对,想法解决。如果不及时解决,当问题集攒越来越多时,可能就无法解决了。就拿科技英文文献阅读来,刚开始时可能你阅读一遍文献会遇到200-300个看不懂的单词和术语。这时只要你认真学习,弄懂每一个单词和术语;当你阅读第二篇时,遇到的拦路虎就会减少一半。如此,只要坚持这样做,当你读过几十篇文献之后,很快你就可以轻松阅读科技英文文献了。

  对于大学生来讲,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分清主层很重要。学习永远是大学生的第一要务。只有先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才是根本。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社交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只会毁掉自己的未来。沉溺于电子游戏毁掉了许多大学生的前程。学术研究,应该尽量去做到“去功利化”,做一件事不要只看报酬和利益。如果做一件事可以使自身得到锻炼,就不妨去做一做,大胆尝试。不要总是带着功利心去做事,重点看做这件事情是否会给来自己带来的知识增长和能力的提高。要想成功,就要学会走好每一步,做一件事,就坚持把他做好。学生时刻保持这样的学习态度,才能走的更长远。

  【教授简介】:崔洪友,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导。山东理工大学清洁化工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科技部评审专家,山东省本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淄博清华校友会长。主要从事生物质能源化工、清洁化工生产过程技术和环境化工等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8项,省部级科技项目6项,企业委托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发明专利30余件。

责任编辑 : 杨世瑶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邮编:255000     电话: 0533-278678  2783385
  技术支持:乐达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