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发展

激发人才活力 建设全球人才高地

2021-09-18 作者: 阅读: 195



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要“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

创新资源具有创新区域高度集聚的规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科技人才更是如此。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是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引领驱动力、人才引领发展与科技自立自强互为促进的重大举措。建设全球人才高地,需要与我国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紧密结合。

以人才引领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国家创新体系优化提升,引领带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近年来,党中央不断优化我国科技创新空间布局。随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建设布局的启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等重点创新区域的不断优化,我国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区域创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和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就是其中重笔。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率先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带头作用,是党中央交给北京、上海和粤港澳的任务。近年来,三地积极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努力打造人才国际竞争优势,以人才优势不断积蓄科技创新优势和区域高质量发展优势。

北京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着力打造一支懂科技、敢创新、爱奋斗的创新发展战斗队,全国40%的“两院”院士和数以十万计的科学家、工程师云集北京,奋力攀登自主创新科技高峰;依托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用事业和平台吸引人、留住人、用好人,打造更加适合人才创新和发展的环境,吸引更多顶尖人才及团队创新创业;加快政府职能由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致力建设全球人才高地。

上海则努力打造全球高峰人才的集聚地和成长地。一方面聚焦重点人才群体,通过多种措施加快引聚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相继出台了人才“20条”和“30条”,提出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多项新举措,扩大各类人才计划的资助面和资助力度,实施知识价值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推进用人制度改革,优化人才评价机制,降低人才参与创新的门槛,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和营造了激励创新创业的人才生态社会环境。上海科技人才国际竞争优势显著增强,有效集聚了全球优质创新资源、推进了高素质科技人力资源发展、构筑了创新创业人才高地,为上海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纵深推进,深圳先后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及“鹏城英才计划”等系列人才政策,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才创新创业。目前,全市全职院士61名,高层次人才1.9万余名,留学回国人员近17万名。《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提出,要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制度。深圳正在通过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人才对外开放,努力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城市聚才新格局。

建设全球人才高地的努力方向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球人才高地,既要求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更要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高地和辐射带动枢纽。

“十四五”时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全球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对标全球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在引领国家高质量发展方面还有一定不足。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仍存在结构性短板,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前沿领军人才相对较少,青年基础研究人才支撑不足,重点领域技术创新人才紧缺;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促进人才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与全球科技创新领先地区相比尚存差距,有全球影响力的引才聚才城市品牌尚待加快形成。

“十四五”时期,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应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更开放的态度,准确定位各自科技人才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按照创新链部署人才链,优化服务链,配置全球优秀人才资源,优化人才创新生态,在全球人才高地和全球科技人才枢纽建设方面积极探索。

——创新策源,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创新高地。

放眼全球,对标国际。要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人才高地,必须树立全球视野,对标国际一流,服务国家战略,把人才发展作为战略先导,着力推进人才政策和制度创新,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集聚和配置全球范围内创新前沿、产业主导、具有影响力的优秀人才,搭建世界级事业发展增值平台,创设与全球城市建设定位相衔接、与人才自由流动相适应的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人才制度和治理模式,建构和优化适宜居住、充满活力、和谐幸福的人才环境。

高峰引领,大力引才。疫情后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人才引聚面临着新的机遇挑战,引才方式、引才工具、引才靶向面临着新变化。适应新形势新变化,需要转变观念,积极打造全球人才集聚新高地。一方面要拓展引才渠道,延揽一流人才,抓紧机会大力集聚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海外青年人才,突破创新吸引集聚海内外人才的政策举措。另一方面要精准引才,充分适应数字化转型机遇,增强人才工作大数据技术应用,结合人才测评、人才画像、人才图谱等手段,明确重点引才目标和方向,实施精准引才。

重大工程,创新策源。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依托现有设施平台等延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强化北京怀柔、上海张江、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和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持续凝练攻关方向任务,继续推动国际大科学计划,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高水平创新平台、重大科学计划项目发现和培养人才,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探索示范,改革试验。探索在重点区域开展人才政策试验示范,对标国内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特殊政策,在国内人才户籍、住房、专项、培养、激励,国外人才工作许可、签证、执业、税负补贴、服务等方面加大政策示范力度。综合政策实施反馈效果,探索扩大相关人才政策应用范围和政策力度。

——自立自强,培养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团队。

聚焦战略,突出优势。结合三地自身实际,围绕提升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显示度、影响力的角度出发,聚焦优势领域、核心区域,推进重点人才群体建设,形成竞争优势,围绕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和国家实验室建设,重点引进培养光子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计算科学与信息技术、类脑智能、能源科技、纳米科技等领域人才;围绕创新单元、研究机构与研发平台,重点聚焦物质、材料、生命科学、量子科学等领域人才;重点突出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人才。

做强品牌,优化资助。做强科技人才计划品牌,优化人才计划资助方式,完善各类计划相互衔接配套、覆盖不同发展阶段的梯次资助体系。适当扩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资助面和资助力度,推进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使更多潜心向学、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国家战略,增强对发展潜力巨大的基础研究人才的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发挥科学家团队,特别是其中青年科学家的积极性,加快形成国内外创新团队的协同网络,让青年人才有机会参与大项目、登上大平台、进入大团队、获得大发展。加强中央、部门、地方、机构、军民之间的沟通协调,强化创新平台建设、重大项目布局及创新资源配置的宏观统筹。

健全机制,赋权赋能。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强化知识价值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赋予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技术路线决策权、项目经费调剂权、创新团队组建权。创造条件、配套设施、打造平台,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从事科技创新工作开辟支持渠道,配置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事业发展平台,实施国际通行的工作体制,健全人才及其团队的社会保障。聚焦重点领域科技领军人才和关键核心领域紧缺急需人才,加大培养力度,使人才开发与科技创新有效匹配,精准对接。

——引领驱动,营造人才发展良好创新创业生态。

创新发展,尊重关怀。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在人才发展战略上创新突破,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真正重视,尊重关怀,人才战略理念上要有创新、人才政策制度上要有所探索、人才的实施举措上也要有所突破。真正做好战略的创新突破大文章,三地才能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新路,才能真正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以人为本,服务保障。坚持以人才政策的开放度、宽松度、灵活度,提升集聚培养全球人才的国际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着重优化人才服务,为科技人才集聚和发展营造良好平台环境。重视人才需求的精准对接和科学管理服务,面向创新全链条、人才发展全过程、科技创新全领域,注重人才政策协同、注重人才工作成效,注重人才服务优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便捷高效的沟通协调工作机制,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提高人才工作效率,简化办事流程,节省办事时间,切实增强人才满意度和获得感。

合作发展,协同推进。系统推进三地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充分调动三地所处区域全力,配置更多的创新要素资源,需要与周边城市形成更好的联动协同。要在整体性综合发展的框架下,综合考虑协同发展的人才战略目标和规划,完善区域协同的人才制度和机制,实施相对应的科技人才协同保障体系,实现区域内人才协同共赢的战略愿景。

                   来源:《中国人才》 作者:王建平 顾伶俐 于博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邮编:255000     电话: 0533-278678  2783385
  技术支持:乐达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