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发展

专业技术人才:激活逐梦的创造伟力

2021-06-09 作者: 阅读: 91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在即,这背后处处凝聚了一个群体的智慧——专业技术人才。

  他们,在人才队伍中数量最大、专业水平最高、创新能力最强,活跃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农业、国防等各个领域。他们,是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骨干力量,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撑。

  功以专成。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培养造就了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大批人才。各级各地人社部门突出“高精尖缺”培养导向,完善成长制度环境,搭建才尽其用发展平台,释放创新创业活力,激活逐梦创造伟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夯筑了坚强的人才之基。

      集聚“高精尖缺”,引领高质量发展

  全面小康社会靠什么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曾坚定有力地给出答案,“必须走出一条新路,依靠创新驱动。”今天,这一理念已深入人心: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

  1980年,17岁的贾利民考上了上海铁道学院(现同济大学)。从乌鲁木齐到上海,疲惫地颠簸了82个小时。在聒噪的咔嚓咔嚓声中,他的脑海里蹦出一个念头:火车能不能跑得快一些、再快一些?

  40年披荆斩棘,梦想终成真!而今,高铁以世界领先的速度,驰骋大江南北,载着人们感受物换星移的美好,贾利民也攀登上了轨道交通科技创新的高峰。在他丰富的人生履历里,“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国家级人选这一身份引人注意,它承载了国家对创新型领军人才的悉心培养和殷殷厚望。

  业由才兴。1995年,原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等七部门启动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选拔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领军人才。为了让他们早日站在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创新驱动战略,人社部探索建立起国情研修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国内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

  每年组织国情研修班,引导专家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搭建“以用为本”平台,积极吸收工程人选参与重大科研、生产项目;围绕“5G创新发展”等前沿主题举办创新大讲堂、高端学术交流;支持工程人选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出国(境)培训考察等。

  截至2020年底,“百千万人才工程”累计选拔国家级人选6500多人,其中400多人当选两院院士。郑兰荪、李崇坚、温进坤、蒋宗勇、郑家奎、陈薇等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涌现,在重大科研项目攻关、重点工程建设、民生福祉改善方面,引领创造了一大批进入世界前列的科技成果。

  海外留学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特需人才资源。留学人员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阶段发挥了突出作用。改革开放至2019年底,我国累计有656.06万人出国留学,其中,490.44万人已完成学业,423.17万人选择在完成学业后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6.28%。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留学回国人数的不断攀升,已有累计341.33万人学成归国,占改革开放以来回国总人数的80.66%,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留学人员“归国潮”。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时期最有生气,助力青年人才不负韶华、建功立业,是时代和人民的期望。

  1985年7月,中国博士后制度正式开始实施,这是一项致力于构建符合青年人才成长规律的管理制度,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工作站,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突破传统人事管理体制限制在户籍管理、人事关系、职称评定、人员编制、学科交叉等多方面的限制,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安心科研提供了良好环境。近年来,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的设立,为青年人才创新加油添力。

  “中国科学家率先突破体细胞克隆猴技术,培育出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2018年年初,这一消息在全世界引起轰动。取得该项成果的主角就是一名博士后,来自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刘真,“博新计划”入选者。

  “这里有名师指点,有高层次讨论,我有一个完全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机会。”“博士后的经历为我奠定了坚实的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截至目前,我国共有33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385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培养博士后26万人,期满出站博士后人员达15万余人,绝大多数已经成长为科研骨干、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物,124人当选为两院院士。

  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博士后全面参与到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成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智力支撑。据不完全统计,2016—2019年具有博士后经历人员作为主要参加人员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共600余项。

  树高叶茂,系于根深。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素质是必由之路,人才的知识更新必须与时俱进,接续向前。

  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确定为12项重大人才工程之一。2015年,人社部出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建设面向全体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工作体系。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十年来,分批建立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0家,累计培训培养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1264.3万人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繁霜尽是心头血。量子通信、神舟探月、北斗导航、蛟龙深潜、高铁飞驰、航母国防、纳米催化、人工智能、新药创制、海水育稻……一座座创新的丰碑,凝聚了广大人才的心血与汗水。从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袁隆平,到潘建伟、黄大年、南仁东、钟扬、李保国,一代又一代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竭尽才智。

       改革体制机制,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北京中关村,中国的创新名片。

  解码发展经验,习近平总书记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这里有着良好的人才发展机制”。

  只要业绩符合规定的条件,就可直接申报正高级工程师或研究员职称;只要一场公开路演,就可以申报到政府项目支持;只要到一个窗口,就可以获得企业注册、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等一条龙服务……始终站在前沿的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强大的磁场,吸引各路英才潮涌至中关村,创造了无数改变人们生活的先进技术。

  评价挖掘潜力,奖励赋能干劲,服务激活效能。长期以来,针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管理服务体制机制,顺应时代要求,冲破藩篱,改革创新,向科学化迈进,为人才释放创新创业活力拉动了引擎。

  “老师们劲头足了,我也要加把劲,说不定退休前还能评‘正高’呢!”当得知自己获评副高职称时,云南玉溪第一幼儿园园长邓成丽谋划着在幼儿教育上再干出点成绩来。早在15年前,她就评上了中级职称,此后便没“进步”。因为改革之前,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评上中级就算“封顶”了。

  职称制度作为人才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已存在,经历了从学术职务称号到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依据的发展演变。随着科技领域的不断延伸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人才评价要体现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规律特点,让各类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成为各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渴望。机制改革应势而出。

  探路在老百姓关切的教卫领域先行展开。2015年,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设置正高级职称,中小学教师首次拥有和教授、研究员同样的职业发展空间;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论文、职称外语等不再作为“硬杠杠”要求。“改出了公平,评出了正能量。”社会反响热烈。

  2016年12月,《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2018年1月,《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印发;2020年8月,人才服务专项行动开始实施……一系列改革举措出台,以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向着“加快形成导向明确、精准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快马加鞭进发。

  人社部等五部门联合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广东、山东、陕西、广西、安徽、河南、上海、福建、北京、江苏、云南等省份明确对职称外语不作统一要求或不作为职称评审必备条件,职称评审突出品德、能力和业绩导向。

  工程、经济等11个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非公领域人才职称申报通道打通,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业单位按照管理权限自主开展职称评审。

  截至2015年底,全国有6100多万人评聘了专业技术职称,其中正高级198.99万人。截至2020年底,有3588万人取得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书。

  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教师上讲台、医生到临床、工程师到实验室和厂房工地、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专业技术人才在不同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为美好生活奋斗的画卷徐徐展开。

  “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不断磨练,勇于创新,进一步提高‘蛟龙’的科学应用适应能力,不断开发出更好更多的深海高技术装备,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为祖国人民增光!”当被授予第五届“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时,中科院“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控制与声学系统研究集体誓言。颁发奖励的那刻,台下掌声雷动,无数人的心为之沸腾。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启动于1999年的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活动,至今已开展五届,累计表彰了“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99名和“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26个。为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进一步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党中央、国务院于1990年建立实施政府特殊津贴制度,截至2020年底,已有18.7万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们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农业、国防等各领域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成果,作出了突出贡献。

  “南方麦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程顺和,70多岁高龄时,还冒着高原缺氧的生命危险奔赴拉萨研究青稞育种,“青藏高原确实很艰苦,但能为几十万农牧民群众解决农业发展问题,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乐在其中。”

  暖心服务消解后顾之忧,细致关怀激荡报国之情。

  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职称评审、社保落实、手续代办、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创新创业所需服务,开展走访慰问、海南休假、学术休假等联系服务专家活动……数年如一日,人社部门坚持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方式,激励广大专业技术人才矢志创新创造,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对不适合转诊的急性病患者,可以搭建远程诊疗网络,一定程度上弥补基层医疗水平的不足。”在2019年8月底人社部组织的夏季专家学术休假活动中,来自医疗系统的专家放松身心之余,依然不忘为休假地“传经送宝”,前往县医院开展义诊和医学带教。

  “特别感谢!特别感动!”“回去后要带着这份厚爱更努力地把学生教好。”“这次充满电,我又可以马不停蹄地赶回村里继续奋战了。”这是专家们休假结束踏上归程时共同的心声,除了暖意还多了一份坚定:带着厚重的关怀,牢记爱国奋斗的使命,继续为祖国建设事业发光发热。

       搭建平台载体,助力脱贫服务基层

  “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们村的自来水也这么值钱,王队长实在是太厉害了!”让新疆疏勒县阿亚克浪喀勒克七村村民激动得竖大拇指的“王队长”,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疆农业科学院驻村工作队长王成。

  他“点水为金”,利用村里产业园的闲置低温冷冻库发展冰块产业,建起了喀什第一家卫生冰块厂。营业的第一个月就销售出冰块约30吨,全年仅冰块一项村集体增收预计超30万元,能带动38户贫困户走上稳定脱贫之路。

  “让产品插上腾飞的翅膀,土地上长出‘金子’,就必须用技术和人才做支撑。”有基层干部感叹,这也是专业技术人才的特有“魔力”。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知识化作幸福的果实。人社部2011年启动实施“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累计组织4万多名专家到基层服务;实施“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每年组织上千人次开展服务;中国博士后科技服务团项目自2012年实施以来,共派出博士后80批次1600多人……进田间地头、下企业车间、到医院学校,来自各行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深入基层,解决技术难题,转化科技成果,开展技术指导,培养基层人才,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送去智慧之花。

  鱼渔兼授,智志双扶,才能从源头脱贫。

  四川康定市吉居乡吉居村,地处要塞、依山傍水,也是脱贫“老大难”。然而,眼尖的专家一来就发现,这里老核桃树多、品质好,能走“以品质促品牌、以产业促脱贫”的路子。

  在专家服务团的帮扶下,吉居村等4个同类型贫困村试点“核桃科技扶贫产业化”,成功开发出“横断山老核桃”和“鲜榨核桃油”两款特色产品,仅2019年,两款扶贫产品就累计销售达85万元,当地群众依靠核桃收入普遍增收30%以上。

  藏香鸡、甜樱桃、越西土豆、玫瑰花冠茶……短短两年时间,专家在四川省推广应用近2000个新品种、新技术,一大批“高端产品”为贫困群众增收插上了科技翅膀。

  近年来,人社部瞄准贫困地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支持、组织服务活动,送智献策。2019年人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动员组织各类专家助力脱贫攻坚活动的通知》,围绕脱贫重点精准发力,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专家服务团活动。2019年和2020年,共遴选支持并组织实施专家、博士后、留学人员助力脱贫攻坚示范服务团204个,新建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30家。

  从乌蒙山脉到怒江河谷,从陇原大地到雪域高原,从大凉山区到天山脚下,一时间,智慧的种子播散脱贫攻坚战场,结出累累致富果实。

  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生活水平的高低。如何让智慧合力转化成生产力,既是基层经济发展的渴求,也是专业技术人才将个人价值融入国家发展、人民利益的追求。

  “我们这个行业技术更新特别快,非常需要专家帮我们创新、提高,指明发展方向。”主要生产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九江讯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产仅半年,企业负责人就着急联络专家,一筹莫展时,江西省人社部门组织的一场专家服务活动,牵线搭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专家,送来及时雨。

  甘肃庆阳农业产业升级、沙化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浙江绍兴化工产业改造提升、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布局……在人社部2018年组织的专家服务团项目中,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容占了大半。

  从把脉问诊到支招破解,从指导宏观发展战略,到提出可行性政策措施,专家们为企业破解关键技术难题送去“金钥匙”,为地方产业发展、转型升级送上“金点子”。专家和基层的长期合作被渴求着:互留联系方式,建立合作示范基地,落实专家对接制度……“从没看到过这种景象——企业家像‘追星’一样追着专家。”参与对接工作的干部感慨。

  “基层的创新激情让人振奋,企业急需高端技术支持,而我们的科研成果也需要落地才能转化。这样的活动载体,让我们的手握得更紧,让这两种需求真正无缝对接!”揣着满腔热情,专家们积极地投身一场又一场基层服务行动。

  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要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根本之计仍在壮大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此,人社部一直致力于完善有利于基层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措施。

  依托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在教育、医疗卫生、农牧科技、文化等几个与民生改善密切相关的关键领域,采取“走进去”和“送出来”的方式,培养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骨干,成为最为直接的手段。统计显示,建立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100个,培训基层专业技术人才59万余人。

  开展新疆特培、西藏特培工作,围绕教育、医疗卫生、农牧科技、文化等几个与民生改善密切相关的关键领域,每年从当地选拔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骨干,安排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进行特殊培养和实践锻炼,开辟了一条“走出去”培养人才的途径,建立了“区内人才+区外人才+返岗工作”的特殊人才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培养了一批能够扎根新疆西藏当地、持久发挥作用的急需紧缺人才。统计显示,新疆特培自1992年启动实施至今累计培养了6372名少数民族科技骨干,西藏特培自2009年启动实施至今累计培养了1440名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

  “开放式手术改为微创手术,有力提升了医疗水平,减轻了病人的病痛,当地老百姓直接受益。”西藏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达娃琼达,从华西医院特培归来后,做了院里第一例单向式胸腔镜微创手术,带出一批年轻医生,成功从普外科分科组建胸外科。

  此外,一系列引导更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去基层、扎根基层的政策举措纷纷出台:2016年7月,人社部出台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从6个方面提出25条创新举措;“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52个挂牌督战县全面开展“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职称评审工作,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政策支持倾斜的力度;选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和表彰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向贫困地区倾斜;优先在贫困地区遴选建设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支持贫困地区新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高级研修项目向贫困地区开放……

  天池山农科所位于恩施市三岔镇海拔1200多米的天池山上,这里也是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从湖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毕业后,沈艳芬来到这里,一干就是22年。

  她和团队成功培育出13个具有不同特性的新品种。其中,“鄂马铃薯5号”等品种在武陵山区被广泛推广种植,“恩施硒土豆”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当地第二大脱贫产业。

  “只有像土豆那样扎根泥土、扎根基层、扎根农民,农业科技工作者才能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为社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千万专技人才和沈艳芬一样,用这句话指引着人生奋斗和奉献的方向。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乘风破浪前行,七千多万专业技术人才满怀初心和使命,集结聚力,誓以创新之姿孜孜求索,攻坚克难,向着人民追求的美好生活目标奋勇前进!

                                               (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邮编:255000     电话: 0533-278678  2783385
  技术支持:乐达云创